16日下午,深圳妇联召开“深圳生育险和家政从业职员养老保险问题研讨会”,会议重点对我市生育险规范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研讨,并涉及到家政从业职员的养老、医保等问题。来自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、市政府法制办、市金融办、市保监局、市委政策研究室、市法律援助处、慈善会、市家庭服务行业协会等单位的15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。会议由市妇联副主席原丽萍主持。
从与会专家学者的发言看,深圳约100万家政从业职员游离于保险以外,工伤或生病后缺少社会救助途径,已经成为一个急待解决的社会问题。
保姆工伤或生病无保障
与会的市家庭服务行业协会律师吴宗海介绍说,他曾碰到过一位来自广西的20岁保姆,到雇主家工作没多久就发现得了尿毒症。因没参保,没办法获得救助。市家政服务行业协会为帮助这名保姆,在行业内呼吁捐款,但由于大伙的收入都不高,最后才捐了1万多元钱,不够她一个星期的医疗成本。她最后回了广西,也不了解状况如何了。
吴律师说,他帮助过一位被车撞的保姆。这名保姆上街买菜时被车撞,鉴别为7级伤残。撞她的那辆面包车没车牌,家政公司是中介式的,雇主也是普通人家,没哪个能承担得了事故责任,她的治疗及补偿都成了问题。
据家政行业统计,保姆和月嫂加起来,深圳大概有近百万人。现在,这个群众整体上是没保险的。
社会保险他们不可以参加
来自市社保局有关负责人表示,现在深圳的社保参保分两个体系:一是职工就业参保;一是非从业居民自愿选择参保。这两个体系均不包括保姆。
这位负责人说,现在法律对个人雇佣关系没规定,带来操作上的困难。退一步讲,即使让保姆参保,每月200多元至300的参保费,保姆一定都不愿参保。
这位负责人介绍,对他们有过研究,现在有两条道路可供选择:一是高档保姆由劳务派遣公司管理,纳入劳动合同管理,由劳务公司投保,增加企业责任;另一种是保持现在的家政服务企业的中介式格局,政府相应开发一个新的险种,为保姆提供医疗、工伤等基本的保险保障。保姆的养老保险可在户籍地参保。